日志 admin

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党校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设计

党校是加油站,一方面理论武装,提高能力,另一方面陶冶情操,增强党性,让我们的精神栖息地坚固美丽,让我们的心灵健康、高尚、庄严。

党校是一个学习之地,交流之地,追求“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阵地。

    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内,地处海南岛西部,环北部湾城市群内,东北距省会海口市180千米,东南距三亚市190千米。县内公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

距昌江黎族自治县县政府仅500米,交通便捷。东至待建的规划道路,南至已建的环城东二路,西至用地边界,北至待建的规划道路。

      用地3.22公顷,地块基本呈规则矩形,整个场地较为平整,同时场地内无待拆建筑。其南侧为已建现状道路,北侧和东侧为待建规划道路,西侧为待开发用地。

      为打造一个大气的党校入口形象空间,同时令其交通组织更为紧凑,将运动场地布置于地块北侧,对外行政空间与主要教学区块布置于地块南侧。

两心两轴四区块

两心:礼仪广场与生活广场

两轴:南北向礼仪广场轴与东西向生活广场轴

四区:教育教学区、文化办公区、生活服务区以及体育活动区

功能分析

项目整体由三栋楼通过连廊及组团式的布局形成整体建筑群,围合出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教学院落”,使校园空间特色得到明确体现,整个教学体系有机联系。

景观分析

礼仪广场通过阵列感极强的排列树阵种植,塑造了庄严大气的入口形象,生活广场增设园林小品,点缀景观树和花木,强化校园安静优雅的园林氛围。

院落组团布置花草树木雕塑小品,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园林景观,并保留足够的活动空间。

建筑设计

本项目作为新建党校建筑,沿着城市道路网及周边区块,界定了园区空间。从大的层面上来讲,它所具有的建筑形态应隶属于环境空间形态。因此,在设计上我们力求创造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建筑形式。

本方案在现代中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追求突破,以现代中式建筑特色出发设计建筑造型,力求展现个性并符合时代气息的建筑形象。主体建筑以多层为主,高低错落,活泼灵动,强调建筑的时代性和特色性。

建筑采用简洁大气的现代风格,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整个校园建筑外墙以淡雅色为主要色调,色彩大方,线条明快,丰富而不失稳重,强调学校历史而不失现代感。

校园建筑艺术的特色与最大优点在于群体性基础上的身份与个性,本次建筑单体的设计紧扣基地现状,在整体设计原则下展现党校的文化底蕴,而就建筑个体而言,学校建筑的艺术性在于传统空间与现代气息的借鉴与凝缩。本项目的设计追求高低错落,虚实变化,利用利用连廊等构件的精心组合,是该建筑体系在校园氛围中作出了本原性的探索,同时丰富了整体建筑群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层次感。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中共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党校建设工程方案设计

项目位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约32200平方米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17776平方米

设计单位: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文通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建设项目设计

#背景简介#

        上饶名山胜迹众多,早在唐朝就已是旅游胜地,历代官宦名流、文人墨客留下的观光游记、 诗词歌咏数不胜数。境内拥有丰富的山水秀丽景色宜人,更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和古色文化遗存。

#区位分析#

      基地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天佑大道南侧、陈夏苏安置小区西侧、桃源路北侧。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 13358.6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853.45平方米。

#项目现状#

A视角

基地南侧紧邻规划道路桃源路,北侧紧贴城市绿化带,有较好的景观资源。

B视角

基地北侧靠近城市主干道天佑大道。

C视角

基地东侧为现状住宅区,北侧为在建住宅区。

#整体设计#

        住宅的布局满足南北朝向,在日照,通风和景观方面具有均好性,引导夏季主导风向。从居住的功能与私密性考虑,以人的行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保证内外,动静,昼夜分区。

      住宅户型平面布局合理,结构安排巧妙。整体房型布置合理,位置、方向、景观、安静度、通风采光等与户型面积紧密联系,定量综合分析,做到了“均好性”。出入动线流畅,充分考虑居家生活实际要求。

#建筑设计#

        本项目建筑设计强调形体有机组合,独特的气势奠定了整体的秩序。住宅及商业均采用现代风格,整体造型采用经典的三段式构图,立面强调纵向线条的表现,凸显高层建筑的挺拔感。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建筑的“科技、细腻、自由”的建筑品质呈现出来。外立面主墙面采用白色系真石漆,局部横向线条采用灰色真石漆,形成色彩上的明暗对比,联同横竖分明的线条的有机结合,独特的气质奠定了大气、尊贵的综合性社区的特质。

项目名称:文通棚户区改造安置小区

项目位置: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约13358.67平方米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56844.23平方米

设计单位: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重大举措!! 住建部 —— 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18层

昨天(6月8号),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通知
对于全国1300多个县城来说,一道影响深远的“紧箍咒”来了。
县城新建住宅关注重点:

1、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

2、限制建筑高度。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

3、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

4、新建建筑要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

5、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

这是住建部叫停500米以上摩天大楼之后,在城市建设上又一重大举措。

该“通知”堪称中国县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县城建设将进入一个“规范期”,贪大求洋、无序发展、密度过高等问题将得到全面遏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5部门
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管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厅(经信厅、经信局、工信局、经信委)、民政厅(局)、生态环境厅(局)、交通运输厅(委、局)、水利(水务)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应急管理厅(局)、市场监管局(厅、委)、体育局、能源局、林草局、文物局、乡村振兴(扶贫)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和旅游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体育局、能源局、林草局、文物局、扶贫办:

县城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是推进城乡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意义
以县城为载体的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特色。县域农业转移人口和返乡农民工在县城安家定居的需求日益增加,提高县城建设质量,增强对县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对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县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在县城规模布局、密度强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迫切需要转变照搬城市的开发建设方式,推进县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县城建设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推动县城提质增效,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二、严格落实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有关要求
(一)严守县城建设安全底线。
县城建设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安全,明确县城建设安全底线要求。县城新建建筑应选择在安全、适宜的地段进行建设,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以及矿山采空区等,并做好防灾安全论证。加强防洪排涝减灾工程建设,畅通行洪通道,留足蓄滞洪空间,完善非工程措施体系,提高洪涝风险防控能力。
(二)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
县城建设应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应控制在0.6至0.8。
(三)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
县城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
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加强50米以上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平面设计等要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
(四)县城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县城建设应融入自然,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不挖山,不填河湖,不破坏原有的山水环境,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不得以风雨廊桥等名义开发建设房屋。县城绿化美化主要采用乡土植物,实现县城风貌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生态系统、农林牧业景观有机融合。充分借助自然条件,推进县城内生态绿道和绿色游憩空间等建设。
(五)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
县城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推进老旧小区节能节水改造和功能提升。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节水器具。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
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提升县城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适应当地资源禀赋和需求的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空气源和水源热泵等,推动区域清洁供热和北方县城清洁取暖,通过提升新建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比例和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等方式,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
(六)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合本地特点,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方式为主,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统筹县城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减少输配管线建设和运行成本,并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推广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加强配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强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和风貌,保存传统街区整体格局和原有街巷网络。不拆历史建筑、不破坏历史环境,保护好古树名木。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历史水系确定工作,及时认定公布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城片区、建筑和水利工程,实施挂牌测绘建档,明确保护管理要求,确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时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保护,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促进文物开放利用。落实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消防供水、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和维护。县城建设发展应注意避让大型古遗址古墓葬。
(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
打造适宜步行的县城交通体系,建设连续通畅的步行道网络。打通步行道断头道路,连接中断节点,优化过街设施,清理违法占道行为,提高道路通达性。完善安全措施,加强管理养护,确保步行道通行安全。鼓励县城建设连续安全的自行车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九)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
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县城广场的集中硬地面积不应超过2公顷。鼓励在行政中心、商业区、文化设施、居住区等建设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公共空间。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控制县城道路宽度,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应不超过40米。合理确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因地制宜采取防噪声措施。
(十)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
要合理确定县城居住区规模,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因地制宜配置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强社区绿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建设,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
三、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一)细化落实措施。
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科技、工业和信息化、民政、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体育、能源、林业和草原、文物、乡村振兴等有关部门按照本意见要求,根据本地区县城常住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功能定位等因素明确适用范围,特别是位于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绿色低碳建设。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细化有关要求,可进一步提高标准,但不能降低底线要求。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本地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督促指导,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政策支持。指导各县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实施工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三)积极开展试点。
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城开展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要对本地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工作进展成效,及时推广好的经验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乡村建设评价中对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指导各地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提升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水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生态环境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文化和旅游部
应急部
市场监管总局
体育总局
能源局
林草局
文物局
乡村振兴局
2021年5月25日

来源:搜建筑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本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海南轩恺桐贸易有限公司进口食品交易物流中心

工程概况

        地块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大丰镇金马物流中心中横路与金马物流纵六路路交汇处东南侧,东连海口市,地理位置优越,项目为二类物流仓储。总用地面积约17410㎡,总建筑面积约31089㎡。

详细设计

        本项目建筑立面风格尽量简单,带有工业风,回归建筑的基本原则:经济、适用、美观。

本项目的剖面中,物流仓库抬高首层室内正负0的标高,结合室内外高差,高出路面1m,便于仓库卸货搬运。

项目景观分为办公及仓储两部分,办公部分为园区北侧主入口广场、办公楼南侧花园景观带、屋顶花园景观,主要围绕营造生态办公氛围,打造园区公共空间,办公楼南侧三层平台处还设置了开放的社交绿化空间,拓展办公功能空间的同时,进一步丰富项目的景观层次,整体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的景观绿化环境。仓储部分物流仓库一及物流仓库二之间的中轴景观,主要打造步行景观绿化带,为园区提供优质的步行休闲空间。

生物医用镍钛合金材料与器件生产厂房建设项目

本工程为生物医用镍钛合金材料与器件生产厂房建设项目,位于江阴城东(街道)石牌港南、新胜路、科达路北、环山路南路东。总建设用地面积 368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96029.98 平方米,其中计容建筑面积为 9684.8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8388.87平方米。

设计思路

简洁大气的建筑外观

高品质与价值感

人货分流合理的交通动线

高品质高效率的建筑分区

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紧密结合

总体设计

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中,强调交通组织的简洁流畅。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受。本规划功能布局,在佩尔科技产品要求及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基地自身的潜在价值,使不同产品的性质及资源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使厂区中不同产品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立面效果追求简洁明快、设计感强、敢于创新、富于表现力。立面设计色彩单纯、层次丰富,充分考虑生产用房的需要,以现代典雅清晰的色彩构成。建筑以白色真石漆为主要基调,整体造型简洁明快。

项目名称:生物医用镍钛合金材料与器件生产厂房建设项目

项目位置: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约36855平方米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96029.98平方米

设计单位: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FE02-08-01、FE02-08-02 地块

项目名称:FE02-08-01、FE02-08-02 地块
项目位置: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约14134.54平方米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29271.15平方米
设计单位: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FE04-17-01、FE04-17-02 地块

披一身阳光诗歌穿行,活泼的目光湖上飘扬 

我的孩子草地上甜润的笑声侵透花露 

无限的柔情染红枝头的小鸟 

这是我抛去纷扰的幸福家园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安定路南侧,四周建设较多,有银行,餐饮店以及超市等一系列商店,可以为小区内的居民带来便利,也方便周围的居民到农贸市场及商城内购物。四周道路为市政主要道路,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且市政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周围环境较好,是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

 

邻里单位的概念从居住区均好性的角度来讲,事实上是以一种公共设施均好性来控制,关注学校和商店等公共设施,以来控制居住区范围。

 

新都市主义的社区强调一种无边缘的居住体系,一种多样化、混合的居住环境,从整体来讲,也是均质空间的一种表现,增强整个社区生命力。

项目名称:FE04-17-01、FE04-17-02 地块

项目位置: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约18981.78平方米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37656.96平方米

设计单位:上海徐汇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